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联合公报

时间:2024-07-01 01:56:3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7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联合公报

中国政府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联合公报


(签订日期1992年2月26日)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邀请,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谢·亚·捷列先科于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中哈两国总理举行了会谈。江泽民总书记、杨尚昆主席分别会见了捷列先科总理。两国领导人在友好、诚挚、求实的气氛中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二、双方签署了有关经贸、科技合作,交通运输,人员往来,增辟边境口岸等问题的文件。双方还签署了建立中哈经贸、科技合作委员会的协定和中国方面提供商品贷款的协定。

 三、双方同意,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睦邻、合作关系。

 四、双方将在相互信任、睦邻的基础上发展政治关系,加强各种级别的交往,包括高级别的接触。两国外交部将就双边关系及共同感兴趣的国际问题举行磋商。

 五、双方将根据实际可能,充分利用两国地理位置相近、经济上可互通有无等优越性,在各自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发展经贸、科技合作。
  双方将积极探索经济、科技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各种合作形式的发展。

 六、双方将促进两国文化财富的交流,扩大在科技、教育、文艺、新闻、体育、旅游等方面的接触。
  双方认为,两国有关城市逐步建立直接的友好联系是适宜的。

 七、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主管机关将在反对国际恐怖活动、有组织的犯罪、贩毒、走私和其他犯罪活动的斗争中进行合作。

 八、双方认为,解决生态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将在该领域紧密进行配合。

 九、双方本着互惠原则,将为两国大使馆、领事机构和其他官方机构的开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加强双边关系和互利合作。

 十、双方对中国同原苏联在边界谈判中就现中哈边界地段所取得的成果给予积极评价。双方将以有关目前两国边界的条约为基础,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按照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继续讨论边界问题,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的解决办法。

 十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确认不和台湾建立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

 十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转达了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对李鹏总理的邀请,邀请他在方便的时候正式访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李鹏总理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访问的日期将通过外交途径商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
   代     表             代    表
     李 鹏              谢·亚·捷列先科
    (签字)               (签字)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六日于北京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哈政办发[2004]21号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哈尔滨市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哈尔滨市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黑龙江省人事厅、黑龙江省教育厅转发<国家人事部、国家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黑人发[2003]132号)、《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黑龙江省人事厅、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黑人发(2003]108号)和《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等文件的通知》(哈办发[2004]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国家、省和市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校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实现体制转换、机制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基础教育特点、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用人制度和运行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快基础教育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精简高效原则。各区、县(市)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核定中小学编制,合理设置内部机构,明确具体工作岗位,严格控制学校领导职数。

  2.坚持合理配置原则。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各校的办学层次、规模、编制、队伍状况等情况,引导超编教师向缺员学校流动,逐步实现校际师资力量总体均衡。

  3.坚持按岗定责、以责定薪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优质优酬的分配办法,努力实现责任与效益相统一。

  4.坚持创新原则。在符合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坚持积极稳妥原则。严格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先竞聘、后安置”和改革中财政拨款额度不减少的办法,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避免骨干教师的流失和增加不必要的财政负担,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和教师队伍稳定。

  (三)工作目标

  完善中小学校领导管理体制,做到人权与事权相统一;实行聘用合同制,加强岗位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择优聘用、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和用人制度;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制度;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专业化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主要内容

  (一)完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6.落实市及区、县(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调配交流、培训考核等管理职责,其他部门不得越权聘用、辞退或调动教师。

  7.各区、县(市)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理顺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实行分级管理、以县(市)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撤销乡(镇)教育管理机构。有关农村成职教育、农民教育、扫盲工作、中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等工作,在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乡镇中心学校负责,中心学校可增设1—3名视导人员。

  (二)加强编制管理,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和岗位

  8.积极稳妥地做好编制核定工作。市教育局根据省核定下达的编制,负责核定直属学校和各区编制;各区、县(市)分别根据市和省核定下达的编制,自主核定所属各校编制。若有余缺,在总编制不变的前提下,自行调剂解决。编制不足部分,由市教育局和各区、县(市)根据所属各学校实际,、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提出增编及具体编制配备意见,市教育局汇总后报市编委,作为向省争取追加编制的依据。在省核定给我市的补充编制下达之前,市教育局和各区、县(市)可先进行岗位设定和人员竞聘工作。

  9.科学核定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按周课时数核定标准为:高中教师(含职业中学)12—14节;初中教师14—16节;小学教师16—22节。该标准周课时数是以语文、数学和外语为基准确定的,其他学科周授课时数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应不低于上述标准周课时数的上限。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后,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按相关要求核定周课时数标准。

  10.科学设定学校内设机构及领导职数。中学内设机构设教导处(室)、总务处(室),重点中学和24个班以上的学校可增设1-2个内设机构;完全小学内设机构设教导处(室)、总务处(室),其中12个班以下的小学只设管理岗位,不设内设机构,可配备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各1人。中学和完全小学规模在12个班以下的核定校级领导职数1-2职(农村小学核定1职);13到23个班的核定校级领导职数2—3职;24个班以上的核定校级领导职数1-3职。乡镇中心学校在原编制和领导职数基础上增加编制1-3名,增加领导职数1职。

  (三)完善校长管理体制

  11.市及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对所属中小学校长选拔聘任、培训、调整和奖惩等实行归口管理。高级中学、完全中学校长按隶属关系分别由市或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和聘任,并相应负责管理。其他中小学校长由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任用并归口管理。

  12.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和选拔任用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13.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和交流制。根据校长的德、能、勤、绩和工作需要确定任期。每届校长任期原则上不超过5年,同一学校任职原则上不超过两届。各区、县(市)要制订校长交流计划,建立校长交流机制。

  14.积极探索、试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四)实行教师聘用制和教师职务聘任制

  15.改革中小学现行的用人制度,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合同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将按照老人新机制、新人新办法的合同管理机制对中小学教师实行聘用合同制。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权利和义务,实现中小学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16.各中小学校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各自学校的内设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等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学校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实施方案,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实施。

  17.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做好教师资格认定、持证上岗工作,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新机制。

  18.对工龄已满25年或者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聘用人员,本人申请并经组织审核符合条件者,学校可以与其签订聘用至该人员退休的合同。

  19.中小学实行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分开和教师职务聘任制。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作为任职的资格,与工资待遇不直接挂钩。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职务数额内,根据学校的规模、编制和教师队伍状况,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师职务岗位。

  20.建立辞聘、辞职和解聘、辞退制度。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中小学校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按照法律程序和劳动合同的约定解聘或辞退不合格教师;教师有权依法辞聘或辞职。

  (五)实行中小学后勤服务社会化

  21.按照《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意见的通知》(哈政办发[2004]14号)和《关于事业单位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实施意见》(哈人联(2004]14号)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22.对中小学校工勤人员实行“老人新机制、新人新办法”,按照空一收一、走一减一的原则,逐步取消工勤编制。

  (六)改革分配制度,实行结构工资制

  23.受聘人员可不受职务限制,可以高职低聘,也可以低职高聘,逐步实现教师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

  24.教职工工资由各级政府统发,各级政府要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5.建立与聘任制相适应的教师工资保障和分配激励机制。中小学校实行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在科学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实行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工资节余部分由学校自主分配,超额部分由学校自负的工资分配管理办法。

  26.中小学实施以职务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改革。将教职工原工资划分为固定工资和动态工资两部分,动态工资按照职务岗位、责任、工作态度、工作量、效率、奖励等因素重新分配。中小学校要建立动态工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由原工资构成中津贴部分、全口径工资包干节余资金及学校投入的资金三部分组成。

  (七)进一步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27.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和调整的需要,建立促进人员合理流动的导向机制,引导教师进行合理有序流动,鼓励超编教师到缺员学校任教。

  28.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对口支援、教师轮换”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城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为当地培养培训青年教师,解决农村骨干教师缺乏、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9.认真做好教师队伍清理工作。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清退临时代教人员,大力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将不具备教师资格人员调整到其他岗位。

  (八)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30.加强聘期管理,健全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按照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和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制订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考核程序和办法,建立考核写实档案。要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聘用、评职、晋级、奖励挂钩,使考核成为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的重要内容。

  (九)妥善安置未聘人员

  31.各单位要积极做好未聘人员的安置工作。对因机构编制精简、岗位撤并、专业不对口等原因未被聘用上岗的人员要以单位和行业内部消化为主,采取高职低聘、内部交流、转岗聘任、跨行业和跨系统调剂、创办经济实体和服务实体等形式进行妥善安置。

  32.2004年12月31日以前,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女工人年满45周岁)或工龄满30年的未聘人员,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参照《哈尔滨市市直及所属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安置意见》(哈办发[2004]31号)办理内退,由本单位纳入退休人员管理。

  三、组织领导

  33.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哈尔滨市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政策制定和部门间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

  34.各县(市)可参照本方案,根据实际制订本地具体方案,报市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后组织实施。

  四、时间安排

  35.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施行,2005年1月15日之前完成中小学校长聘任工作。2005年1月15日开始进行教师聘任工作,2005年3月1日前完成。

  36.本方案由市教育局、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国际航行船舶试行电讯卫生检疫规定

卫生部 交通部


国际航行船舶试行电讯卫生检疫规定

1979年4月16日,卫生部、交通部

随着外贸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港口运输任务日益繁重,为加强卫生检疫管理,严防疫病传入,简化检查手续,减少船舶的非生产停泊时间。现参考国外的经验,试行船舶电讯卫生检疫,作如下规定:
一、接受电讯卫生检疫的条件:
1.国际航行的中外籍船舶,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卫生检疫机关签发的船舶卫生证书。
2.来自非染疫地区和港口。
3.在本航次上未发生过疑似检疫传染病症状的病人。
4.具备有效的国际航行检疫证件。
二、实施电讯卫生检疫的船舶,在抵港前24至36小时内,通过港务管理机关和外轮代理公司向港口卫生检疫机关报告下列内容:
1.船名、国籍、船员和旅客人数、离开最后寄港的港名和日期,预计到港时间。
2.船上有无病人以及主要症状。
3.除鼠或免予除鼠证书的有效期,预防接种证书有否失效。
三、港口卫生检疫机关接到船舶要求电讯卫生检疫的电报后,在该船抵达港口四小时前,认为有必要时,对某些情况用无线电话进行口头询问,并答复是否同意在港内办理检疫手续。
四、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使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卫生检疫机关签发的船舶卫生证书,仍需在检疫锚地实施进口检疫。
1.离开疫区后,抵达本港时尚未超过各该检疫传染病的潜伏期。
2.虽非来自疫区,但船上曾有或有呕吐、腹泻、皮疹、黄疸、高热、腹股沟、淋巴腺肿痛等疑似检疫传染病症状的病人。
3.船上有啮齿动物的反常死亡。
4.来自黄热病地方流行区未超过三十天者。
5.船上载有死因不明的尸体。
五、船舶在港停泊期间,港口卫生检疫机关可随时检查或抽查船上的卫生情况,对不遵守检疫条例规定或有明显不符合卫生要求时,虽经多次指出,仍不改善者,港口卫生检疫机关有权处以一百元至三百元的罚金,直至终止船舶卫生证书的有效期。
六、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而引起检疫传染病的传布,或者有引起检疫传染传布的严重危险时,根据条例第七条的规定,按情节轻重,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可分别给予警告、罚金,或者拘役并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追究责任。
七、对要求获得卫生证书的船舶,可向港口卫生检疫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检查合格后,签发船舶卫生证书,该证书有效期为一年,逾期另行申请。港口卫生检疫机关按船舶大小,收取一百元至三百元的登轮检查手续费,签发船舶卫生证书时,收取证书费一百元。
八、本规定经批准后试行。

附件一:国际航行船舶试行电讯卫生检疫规定的补充说明
一、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港口是否有疫,主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出版的世界疫情周报内容为准,从宣布疫区的那一天开始计算潜伏期。国际上规定和我国规定的检疫传染病共有六种,它们潜伏期为:
天 花:十四天 鼠 疫: 六天 霍 乱:五天
黄热病:六天 斑疹伤寒: 十四天 回归热:八天
二、从国外入境的船舶,在获得港口卫生检疫机关的电讯检疫许可后,可以降下检疫信号,在港内办理检疫手续。船长应准备出示船舶卫生证书、除鼠或预除鼠证书、旅客和船员的预防接种证书;递交旅客和船员的名单各一份,除要求填报的单证以外,毋需填写航海健康申报书。检疫手续办完以后,按电讯检疫许可时间,由检疫人员发给船舶进口检疫证。
三、港口卫生检疫机关在接到船舶要求电讯卫生检疫的电报后,如对其报告的内容已认为满意时,可立即通过港口管理部门或外轮代理公司转发许可电报或口头同意意见,以便使船舶及早做好进港准备。减少通话次数,精简手续。
四、如果某船舶在甲港获得电讯卫生检疫许可后,因故改靠国内其它港口时,电讯检疫许可继续有效,但船舶应将情况报告乙港的卫生检疫机关,以使在港内办理检疫手续。
五、为便于统一管理,国内任何一个港口卫生检疫机关签发的船舶卫生证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港口均同样有效。卫生证书的编号以三位数00一开始。各港口冠以不同的英文字母,以资识别,具体规定如下:
大 连 A 上 海 G 广 州 M
秦皇岛 B 宁 波 H 黄 埔 N
天 津 C 温 州 I 湛 江 O
烟 台 D 福 州 J 海 口 P
青 岛 E 厦 门 K 北 海 Q
连云港 F 汕 头 L 防 城 R
(船舶电讯卫生检疫将从六月一日起,先在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广州六个港口开始试行)
六、对外籍船舶如其主动提出要求电讯检疫时,也可接受其申请,并告诉船方我国对船舶卫生的要求,在有足够时间作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商定登轮检查日期,签发的船舶卫生证书,在国内各港口均可通用。
七、各港口卫生检疫机关对已经签发或终止的船舶卫生证书的船名、国籍、签发或终止的日期,及时向各港口卫生检疫所通报,并报卫生部备案。(在试行期间通报只发至各试行电讯检疫的港口)
八、港口卫生检疫机关按船舶大小收取检查手续费。其收费标准是:净吨位在三千吨以下收一百元;在三千零一吨到五千吨收二百元;超过五千零一吨以上收三百元。船舶申请卫生检查,经判断为不合格者,必须在二周以后,才能重新提出申请。

附件二:船舶卫生检查评分卡说明
一、鼠患情况、无鼠得满分,基本无鼠得十分,少量鼠患可掌握在五分到十分之间,中等度鼠患最多得五分,大量鼠患时停止检查要求船舶蒸熏除鼠。否则不考虑发卫生证书、也不考虑签发免予除鼠证书。
二、防鼠板要求直径七十公分,中孔十公分,这样的规格,每条船要有足够的数量,一般要求准备八块,如果在规格上、数量上都达到要求可给满分。否则就给予适当扣分。
三、捕鼠器指鼠笼和捕鼠板等捕鼠工具,杀鼠剂指毒饵一类的药品,只要求具备,数量可根据各船的具体鼠患程度而定,不作规定。
四、病媒昆虫包括蚊、蝇、臭虫、蟑螂、蚤虱等这一类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昆虫,具体可划分为小量、中量和大量,按程度轻重扣分。杀虫剂不规定种类,主要能杀灭上述昆虫就算符合要求。
五、厨房卫生主要指地面、炊具、橱柜等方面的清洁状况,也包括剩余饭菜的收集容器的卫生情况;食品保藏冰箱的有效冷度必须在零下五至十度,没有腐败变质的食品;食具卫生是盆、筷、碗、碟、刀、叉等有否消毒制度;炊事员厨工的个人卫生包括有无定期的体格检查,如有慢性带菌疾病如伤寒、痢疾、肝炎等不适宜担任炊事员工作的人有否调离。厨房工作人员是否穿着清洁工作服,勤理发、剪指甲,不在烹调时吸烟,不用手接触直接食用的食品,有无便后洗手的习惯。
六、船上隔离医院是否被占用或作为船员宿舍、仓库。能随时启用的得满分,兼作别用的扣分,不能住病人的全扣分。急救设备指的是担架、夹板和急救药品、敷料,消毒药品指的是一旦发生疑似传染病时作为厕所和地面消毒的药品,不限数量和种类。
七、在船舶整个整洁程度的考虑中,重点是有盖垃圾箱和厕所卫生,垃圾桶要有盖,防止招致苍蝇,不散发臭气,有桶无盖,有盖不用都要扣分。厕所卫生包括全船所有厕所,重点是公用厕所,一定要有专人负责,没有臭气,地面清洁为三项基本要求,具体可分为良好、一般、差三种类型,一般的扣五分,差的可扣五分到十分,良好的得满分。
八、船舶卫生检查,总的评分以八十分为合格,发给船舶卫生证书,不及格要提出改进意见,以便创造条件,再次申请。但二次申请的间隔时间至少需要二周。
船舶卫生检查评分卡
船 名: 国 籍: 编 号:
净吨位: 船 型: 检查日期:
----------------------------------------------------------------------
|序 号| 检查内容 |标准|评分|序 号| 检查内容 |标准|评分|
|------|------------|----|----|------|------------|----|----|
| 1 |鼠患情况 |15| | 8 |厨工个人卫生|5 | |
|------|------------|----|----|------|------------|----|----|
| 2 |防鼠板 |10| | 9 |厨房卫生 |5 | |
|------|------------|----|----|------|------------|----|----|
| 3 |捕鼠器杀鼠剂|5 | |10 |隔离病室 |5 | |
|------|------------|----|----|------|------------|----|----|
| 4 |病媒昆虫 |10| |11 |急救设备 |5 | |
|------|------------|----|----|------|------------|----|----|
| 5 |杀虫剂 |5 | |12 |消毒药品 |5 | |
|------|------------|----|----|------|------------|----|----|
| 6 |食品保藏 |5 | |13 |有盖垃圾箱 |10| |
|------|------------|----|----|------|------------|----|----|
| 7 |食具卫生 |5 | |14 |厕所卫生 |10| |
----------------------------------------------------------------------
得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检疫所
国境卫生检疫人员签字: